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青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一间飘香四溢的“美食课堂”。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学习厨艺的场所,更成为连接情感、传承文化、体验多元风味的重要平台。从苏州本土的传统时令小吃,到跨越千里的北方风味,美食课堂用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美食,温暖了辖区内老年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文化传承:从端午粽到廿四夜团子
美食课堂自开设以来,注重与传统文化、民间习俗深度融合。在端午节期间,课堂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从洗叶、填米、捆扎到蒸煮,大家一边手上忙碌,一边分享各自记忆中的端午。糯米与粽叶清香交织之间,民俗技艺得以延续,邻里感情也愈发浓厚。
此外,课堂还紧密结合苏州本地的饮食时序,推出了“苏式时令美食”系列课程。冬季制作的“廿四夜团子”寓意团圆吉祥,秋季现炸的“萝卜丝饼”外脆里嫩、香气扑鼻……这些课程不仅复刻了老苏州记忆中的味道,更让参与的老人们在动手制作中重温旧日时光,感受季节仪式感。
跨越地域的美味之旅:北方美食走进苏州厨房
近期,青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创新课程内容,推动美食课堂“走出苏州”,首次开设北方美食制作课程。首期推出的“韭菜盒子”教学,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踊跃参与。
从和面、调馅到擀皮、煎制,很多老人第一次尝试制作北方面食,学得格外认真。当一只只金黄酥脆、馅料饱满的韭菜盒子出锅时,课堂里洋溢着成就感和欢声笑语。老人们表示:“原来北方小吃这么做,又好吃又有玩!”“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不同地方的美食,真是开心。”
美食课堂:以味聚人,温暖社区老年生活
青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美食课堂的持续运营,不仅教会居民制作一道道美食,更构建了一个促进交流、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的社区平台。许多老年人在这里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找到了退休生活的新乐趣。“每次上课都特别开心,就像和老朋友们一起玩一样。”一位常来参加活动的阿姨笑着说。
接下来,青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继续拓展课程内容,引入更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美食制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美食成为照亮社区老年人生活的一束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