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艺)沧浪亭畔,可园侧,再响起琅琅读书声。昨天是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江苏省苏州中学正式启用正谊校区,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在新校区打开新学期。
正谊校区所在地最早是五代吴越钱元璙所建南园一隅,北宋时属于沧浪亭一部分,清代嘉庆年间在此设正谊书院,后来一直用于办学。江苏师范学堂(苏州中学前身)、省立苏州实验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前身)、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后并入苏州中学)、苏州医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都曾在这里耕耘桃李。去年9月,经过近三年精心改造的苏州中学正谊校区正式落成。
正谊校区保留着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气息。校区在改建过程中挖出的明清土层时期的正谊故道,在校园中继续保留。原苏州医学院20世纪50年代存留的建筑,经过精心修缮、加固,改造成专用教学楼、行政综合楼、综合实验楼、宿舍等场所。苏州医学院由郭沫若题写的门匾、楼宇红砖、张謇塑像等还是原来的模样。
同时,为了保留这块教育热土不同时期的印记,正谊校区在设计大门时也别有用心,呈现出“正谊书院”(南门)、“省立苏州实验小学”(北门)、“苏州医学院”(西门)、“苏中80、90年代校门”(东门)的布局。
正谊校区的设计也是十分贴近自然的。走过人民路,透过亲水平台开放式的大落地玻璃,可以看到正谊校区内部,通过这面玻璃,校内的学生可以看到文庙大成殿与本部校区。走进西门,宽广的大草坪是天然疗愈场。新旧建筑因为角度各异的屋顶呈现出了山外有山的意趣。假山奇石更添校园内的园林气息。
更难得的是,学生们登上正谊楼学生综合活动中心,临窗而望,可见沧浪亭的古木参差,可园坐春舻与廊庑亦尽收眼底。
记者了解到,正谊校区建筑设计已斩获两项大奖。苏州医学院15号楼在改造过程中秉承ActiveHouse理念,关注能源和环境保护,以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为核心,实现人的身心愉悦。比如,大片落地窗打破界限与自然相连,同时起到舒适节能的功效;在挑高的屋顶立面增加模块化天窗系统,构建热压通道促进通风,实现季节运行策略的切换调整;采用环境友好建材,拆下来的三角形木制屋架改造成课桌、沙盘等教具,留下更多的历史印记。该改造设计项目获主动式建筑国际联盟2021年ActiveHouseAward中国区竞赛ActivePioneerAward三等奖。
“正谊校区是苏州教育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是苏州中学的一部分,也属于大众、属于后代,我们希望活化这份宝藏,让它永久传承下去!”苏州中学校长周祖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