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蕾观察】
本报记者陶赟婷
近期,随着第十五届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决赛的举行,苏城各校又掀起一阵学习苏州方言的热潮,学校把苏州话纳入课程、社团等,持续推广苏州话、保护吴文化。
家长:
鼓励孩子开口,希望孩子多说苏州方言
“我们一家都是苏州人,从小就讲苏州话,可自从有了孩子,孩子在家跟我们说普通话,久而久之,我们也被她带着说普通话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州小娘鱼,如今我女儿都不太会讲苏州方言,这一点令我感觉很遗憾。”芮芮妈妈告诉记者。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孩子在家都爱讲普通话,甚至老人都跟着孩子讲普通话了,会讲苏州话的孩子越来越少。
“我爸妈会讲苏州方言,我也会一点,毕竟在家耳濡目染。但在学校的话,我们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我们都讲普通话,久而久之,我不敢开口讲苏州话了,怕讲得不地道被笑话。”五年级学生方媛说。
“我希望孩子在家能多跟我们讲苏州方言,这有利于他更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喜欢苏州。现在学校推出了很多苏州方言的课程,还有评弹社团,我鼓励孩子多参与其中,最近确实看到了他的进步,有时候偶尔会在家跟我们用苏州话进行交流。”方洲小学于同学家长说。
学校:
将吴音引入校园,力争人人会讲苏州话
星汇学校从2018年起,在小学部开始尝试将吴音引入校园。至2019年9月,创新了许多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吴音践行途径,已取得阶段性的特色成果。学校随处可见“吴音角”,将简单的生活用语用苏州话标出,让每一个孩子身临其境,每天都能够耳濡目染,学会苏州话。学校还开设了苏州评弹社团,邀请专业的评弹老师进校授课,根据学生年龄段,从基本的古诗词、苏州童谣,到专业的评弹曲目,分梯队因材施教。短短几年,学生就从零基础发展到能够上台单独表演。
“为保护苏州话、保护吴文化,我们组建了苏州话社团。社团利用每周一节课,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营造一个说的环境、说的情景。由个别到整体,由区域到全校,社团通过各个社员将吴语文化推广到班级,进一步调动全校学生学习吴语的积极性。”星汇学校党委书记傅寿松介绍。社团还创设了吴语考级,一共设立五个等级,内容从单音节字的考核、词语的考核、童谣的考核、古诗的考核到曲调的考核,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考级通过者,学校会颁发等级证书,激励学生一步步增强掌握吴地方言的能力。学校的评弹社团通过每周一次的教学活动,能熟练弹唱《姑苏灯会》《卖花歌》《四季歌》等经典曲目。孩子们经常排演节目,参加各类表演、比赛等。
“音乐起,进课堂,课业用品放台上,静下心来要上课,认真学习天天向上。”“一曲昆腔声声唱,以生为本在跨塘,书香满园育新苗,誉满姑苏美名扬。”这是跨塘实验小学的上下课铃声。为孩子们创造学说苏州话的环境,学校德育处每周开展铃声播报员海选,只要苏州话说得好的同学都有机会成为铃声播报员,激发了孩子们学说苏州话的热情。跨塘实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在这里,每一个小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学习,都能说上几句苏州话,有的还能用苏州话熟练演绎评弹。
如何让孩子们说好苏州话,跨塘实小动足了脑筋。“把苏州方言写到墙上,让孩子举手投足间都能说上几句苏州话;把资深的苏艺专家请进课堂,编写《苏州童谣》,说唱苏州童谣;编写《吴文化一百课》校本教材并录制相关微课,老师教说苏州话;整合课程资源:主题融合课程、行走课程等,让孩子们走进实践基地、走进社区跟老阿婆和老阿爹讲讲苏州话。”跨塘实小校长朱莉珍介绍说。
“‘白相、节头管、结棍……’苏州话太好玩了,跟我们的家乡话很不同。”一个新苏州娃说道。另外,跨塘实小还积极参与市、区级三语三话比赛,多次获一二等奖。学校不仅注重课堂实践,还以课题为引领,先后申报过12项吴文化课题,将吴文化向内深挖、向外延展。
青剑湖学校开设了苏州话社团“说苏斋”,社团每周活动一次,社团老师要求同学们只要进入社团就必须全程用苏州话交流、学习,充分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与学习。社团成员是参加苏州市“三话”比赛的主力选手,已连续两年荣获该项比赛一等奖。老师在语文课上鼓励学生用苏州话朗读古诗词。语文组老师在吴地文脉中选择诗文素材和空间点位,以苏州文化先辈创作的经典文学作品为核心,结合中国传统吟诵,带领学生跨越时空,感知经典的永恒魅力和先辈们的精神风骨。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赏析苏州评弹,让更多外地学生也能领略苏州方言的韵味。学校还利用校外力量推广苏州话,积极参加苏州市“戏曲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地方戏曲文化进一步在学生中推广苏州方言。
专家:
培养爱方言的观众,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中国曲协苏州评弹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员袁小良从2005年开始一直致力于评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我们不仅需要培养评弹艺术家,更需要培养观众,所以推广评弹必须从推广苏州话开始。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我写了多次提案。”袁小良认为,普及苏州话,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苏州方言的好听,从而发自内心地想学。
如今,袁小良的演出都以“苏秀”为主题,用普通话来跟观众讲苏州话、评弹好听在哪里,“江南文化之前世今生”等演出深受观众喜爱。此外,他在大中小学几百所学校内介绍江南文化、苏州方言等,取得了良好反响;在报纸上开设“小良评弹”专栏,用大众化的故事、语言等向读者普及苏州话。
“学说苏州话和普通话并不冲突,我们要为拥有自己的方言感到自豪。方言既是地方性的又是全国性的,到了广东生活的人,总会说几句粤语,我认为苏州话的普及可以向广东学习。不要求孩子们学讲特别标准的苏州话,用普通话的方式、现代的方式来讲苏州话是最好的。学习方言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敢于开口讲方言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开朗,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袁小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