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宇其 瞿毅诚)昨天,吴中区光福镇游湖现代农业园区里机械声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记者了解到,这片约3000亩的高标准农田种植着南粳46、苏香粳100和宁香粳9号等三种优质稻米,亩产超过600公斤,11月底前将全部收割完毕。
稻花香里说丰年。连续多日的晴好天气,让太湖边的水稻晒足了光、喝饱了水,沉甸甸的稻穗在湖风中微微摇晃。5台收割机往返忙碌,将金灿灿的稻谷倾倒在卡车车斗中。在这些“大块头”的帮助下,农技人员一天就能作业250亩,为粮食稳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光福镇游湖现代农业园区地处太湖之滨,这里水网密布、气候温润,适宜水稻生长。园区背靠坳里,面朝湿地公园,静静流淌的游湖就像腰带,穿园而过,哺育滋养着成片的稻田。“这里稻田田块面积大、周边生态好,适合大规模种植和机械化生产。”光福农发集团农技人员黎泉说。
记者了解到,多年前,这片稻田的所在地还是大面积的鱼塘,光福镇通过“退渔还田”的改造,让这片紧临着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地,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实践地。“这里离主干道较远,周边没有工业污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们严选种苗,从耕、种、收,到大米成品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确保光福大米绿色、健康的品质。”光福农发集团董事长范黎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