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都市网 热门快讯便民频道资讯中心房产频道生活频道汽车频道家居频道苏州商业婚庆频道苏州旅游母婴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正文

看直播买二手车,到底有多少坑?

字号: 2023-10-13 08:40 来源:
【星期五调查】本报记者 叶永春将“诚信经营”“质量保证”标榜为特色服务的二手车直播平台,带给李先生的实际体验,却与其“特色”恰恰相反。

【星期五调查】

本报记者 叶永春

将“诚信经营”“质量保证”标榜为特色服务的二手车直播平台,带给李先生的实际体验,却与其“特色”恰恰相反。

他提车上路第一天,车辆就出了状况,为此他多花了9000多元维修费,进而他又发现,车辆的里程表被动过手脚,表显里程比实际里程少了10多万公里。

而等他找商家协商,才发现在这场交易中,让他感到错愕的地方是一个接一个。

离谱!

里程少了十多万公里?

李先生是专程坐高铁从连云港赶到苏州来买车的。“平时在连云港工作和生活,想买辆二手车代步,就经常上直播平台看车。”看得多了,李先生在手机上经常刷到各种二手车的视频,其中以苏州的居多,“苏州的二手车市场大,价格比老家这边要便宜,老家这边一些商家的车还是从苏州拿的。”

9月24日,他看到一家名为“鼎盛大雷二手车”的商家在直播平台上发布了一款二手车,觉得无论是车况还是价位,都符合自己的预期,便与车商加了微信,预付了1000元定金。第二天,李先生乘坐高铁赶到苏州,被商家带到了一个地下车库。不过试驾过后,他对车况不满意,这时,商家向他推荐旁边一辆别克君越轿车。“从外观看还行,试了试也还可以,要价是2.9万元,我还到了2.6万元。”不过,李先生提出看车辆的维保记录时,商家称“没有”,他问商家能否确保表显里程是真实的,商家称“不保”,“但他说车是企业老总开的,误差不会大。”李先生放心了,签了合同,付了钱,直接开车返回连云港。

可车还没开到半路,就出状况了。“开了一段距离,发现车身抖动得厉害,不敢继续开了。”眼看接近常州了,他赶紧下高速,找到一位在常州的朋友,请朋友帮忙,找了一家汽修店,对车辆进行检修。“刹车盘、刹车片、减震器、平衡拉杆球头、变速箱支架、发动机支架和火花塞、机油机滤等全都换了一遍。”仅维修费,李先生就花了9200元。

“2万多元的车,加上维修费相当于花了3万多元。”李先生感觉买亏了,向商家“吐槽”了一番,不过最终他还是在常州给车办理了过户,将车过户到自己名下。

李先生原以为,这场交易就此尘埃落定。可修好车回到家的第二天,他在专业平台输入了车辆的车架号等信息后,屏幕上的信息让他大为错愕:“表显里程比实际里程少了10多万公里,车被调过表。”

错愕!

买辆车好比是“谍战”

专业平台提供的信息显示:2015年9月,车辆的里程已是14万多公里,至2020年9月时,达到了24万公里。平台显示的里程数值是车辆出险及维保时留下的记录。根据其维保的里程间隔,李先生推算出,车辆的实际里程应在30万公里以上,表显里程却只有14万多公里,“至少少了16万公里”。

李先生很生气,感到受骗,要求商家退车,因为他记得合同上备注了“表显14万多公里为实表”、“无理由退车”等条款。不过,他的退车诉求遭到了商家拒绝。

再细看李先生的购车合同,可见“卖出方”一栏填写的是个人的名字,“地址”一栏为空白,且“现行里程”一栏中,写着“表显14万多”。他再找“鼎盛大雷二手车”,发现账号实名认证的二手车行的注册地址远在黑龙江。他同时意识到,购车款的支付记录上,收款方是姑苏区的一家面包坊,且这家注册在小区内的面包坊已经被市场监管部门列为“经营异常”。

线上沟通没有进展,李先生只能再到苏州,找商家当面协商。可是,他已记不清那个提车的地下车库在哪了。“那天到苏州后,是让我先到一个小区等,然后坐他的车去的地下车库,路上拐了好多个弯。”事后李先生认真回忆,终于想起一个途中车辆加过油的加油站,并以加油站为地标,梳理了前往提车点的路线,“出加油站后往前开500米,到第一个红绿灯右拐,穿过一条地下隧道,看到红绿灯再右拐……”

然而,根据李先生梳理的路线,记者驱车前往,却发现目的地是个别墅小区。小区保安明确表示,小区没有地下车库,且封闭式管理,不存在二手车交易场所。

那么,实际交易场所到底在哪?“鼎盛大雷二手车”负责人孙先生选择“保密”。他说,车行没有实体店,交易地点就在各个停车场。至于为何车行在苏州做买卖,却要注册在黑龙江?孙先生不做解释。对于李先生购车款打入面包坊一事,他直接回应“不知道”。而对李先生最不满的车辆里程问题,孙先生称在看车时,他已明确“不保里程”,且合同写明了是“表显”。他解释说,那辆别克君越轿车是他从其他车商手上收来的,此前车辆经历过什么,他并不知情,他收车以及卖车时不会对车辆做检测,并不知道其实际里程是多少。

如此,李先生的诉求还有没有协商的可能?孙先生明确称“不可能”,即便合同备注了“表显14万多公里为实表”、“无理由退车”等条款,他也认为是李先生的一厢情愿,他虽然签了字,但不认可。

避坑!

哪方面都不能缺位

协商不成,李先生打算取证并起诉,但交易过程中的诸多“错愕”,无形中增加了他的维权难度和成本。“我挺信任他的,没想到他这么明目张胆骗人,可能还会坑更多人。”李先生最气不过的,是自己的信任被辜负。

而诚信,正是做买卖最基本的要求。2021年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网络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明确,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目前,收到李先生的投诉后,“鼎盛大雷二手车”所在的直播平台反馈:将持续重点关注,一经核实将从严处理。

然而,在做了近20年二手车生意的某车行负责人“小李”看来,网络交易平台所采取的措施远远不够,因而在卖二手车的同时,他还在拍视频教消费者避坑。“直播卖车的坑,说一天也说不完。”“小李”认为主要问题集中于两点:虚假宣传和价格诱惑。他举了个例子,不久前一家车行在直播平台推出一辆宝马轿车,成色较新,市场价应在10多万元,但直播时的报价只有2万多元,当即吸引不少消费者前往抢购,最终一人“幸运”抢到,急匆匆签下合同并支付购车款,然而当他提出过户时,才发现自己买的是辆抵押车,要提车,还得付清10多万元的贷款。如此一来,那位消费者真是骑虎难下——要退车,就损失2万多元购车款;要提车,还需再掏10多万元;而要换车,则只能任凭车行安排了。

“直播卖车的坑太多了,直播平台要管管。想买车的自己也要当心,不要看着车价便宜就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肯定不正常。还要看车行有没有门店,有门店的好一点,至少出了问题还能找到地方,那些没有门店的,随便找个地方交易的,很可能有问题。”在“小李”看来,通过直播渠道买车方便快捷,甚至还有不见面交易,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层出不穷,要避坑,监管部门、交易平台和消费者哪一方都不能缺位。

焦点图片

最新娱乐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