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都市网 热门快讯便民频道资讯中心房产频道生活频道汽车频道家居频道苏州商业婚庆频道苏州旅游母婴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正文

一则保健食品新规的出台,或将成为理性消费的“清醒剂”

字号: 2023-09-25 08:31 来源: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保健食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必备。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保健食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必备。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公告,产品保健功能的声称管理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保健食品,如何让更多消费者理性对待、科学选择?此次《目录》的发布,或许将成为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清醒剂”。

  您可以在引力播App“码上议事厅”专题中关注我们,给我们留言评论或关注“96466新闻热线”微信(微信号:gswbsmjz)与我们联系,把您遇到的或者正在关注的“急难愁盼”告诉我们。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让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更快更有效得到解决。

  本版图片 记者葛芝摄

  保健食品能治病?不是有“假”就是有“毒”

  “每天坚持吃这种复合谷物冲调饮,一个疗程血压就噌噌往下掉,彻底恢复正常。”前阵子,市民秦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尝试一款名为“舒康王”的“神奇健康食品”。一段时间吃下来,据说有“肉眼可见”的疗效,让她迅速成为这款食品的“铁粉”,直到她接到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打来的电话。

  原来,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吴门桥分局接到了一起由公安部门移交的居民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线索,涉案产品正是这款“舒康王”复合即食谷物冲调制品。

  来自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这款食品中添加了芦丁、托拉塞米、阿齐沙坦、坎地沙坦酯、托西拉平这5种化学物质。经过专家组讨论认定,它们均为治疗高血压的处方药成分,是让食用者产生有效错觉的主要原因。执法人员解释说:“从检出含量、食用剂量、禁忌人群、药效协同效应等方面综合评估的结果是,涉案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时,向秦女士推荐这款食品的朋友,已经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宣传了个遍,不少身边人纷纷入手,并继续扩大分享圈。“这名居民向别人推荐涉案产品后,能从中获得返利,对于这款产品健不健康、安全与否,他却说并不清楚。”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最终,这位居民被全数没收了违法所得;涉案食品的销售方和生产方则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亲测“快速见疗效”的保健品,成分很可能暗藏健康隐患;而更多号称能治病的保健品,都是虚假宣传。今年3月,司前街一家店铺里就出现过一款“包治百病”的高价保健品。一款名叫“天三奇长乐胶囊”的保健食品,在他们口中“能降低胆固醇、溶解血栓、消除炎症、杀死幽门螺旋杆菌、清除肝炎病毒、抑制癌细胞”;另一款“多维小分子人参复合肽”有抑制肿瘤产生、减轻或消除身体疼痛、炎症等功效……

  近日,市民马先生拿着在网络平台上购买的蛋白粉,找到了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双塔分局。“本以为买到了延缓衰老的好物,却被家人说是交了‘智商税’。”执法人员一查,这款价格不菲的蛋白粉,既没有保健食品标志,也没有药品标识,妥妥的普通食品,神不神奇全靠卖家一张嘴。

  最近,在虎丘街道的一个小区店面,店老板时常通过发放小礼品,吸引老年消费者每天“打卡”参加“健康讲座”,还发放“健康读本”,宣传某品牌保健食品以及部分普通食品的功效。店家大张旗鼓宣传“能抗肿瘤、抗癌、预防血栓、抗衰老、延年益寿、抗神经衰弱”的产品,却无法提供相关进货单据和佐证依据。有些明明只是普通食品,却因宣称有保健功能,售价一下子水涨船高。得到消息,姑苏区市场监管局虎丘分局立即展开调查。

  消费纠纷不在少数消除宣传语的“附加魔力”

  “这些宣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治病功效或者保健功能都没有科学依据,经过调查,宣传材料的内容是推销人员自行网上查找,编写成册后发放的,这能靠谱吗?”姑苏区市场监管局虎丘分局执法人员称,这样的状况并非偶发。

  今年以来,仅姑苏区12315平台收到并处置的保健食品消费类投诉举报就有1540例。在全国各地,此类纠纷更是不在少数。

  然而对于如何正确选择保健食品,不少消费者心里确实没谱。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受访者,特别是中老年人表示,自己会定期服用保健食品。然而在日常购买时,由于对相关专业知识等较为匮乏,消费者并不容易保持理性。多年来,睡眠不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盛女士,她一直在尝试不同品牌的褪黑素、维生素等产品,但效果都不能令她满意。因为经常搜索,经常浏览的网站上会时常给她推送各种应对睡眠问题的产品广告,很难不让她对号入座,忍不住付款。“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宣传语好像有魔力一般。”采访中,多位市民都表示,有过这样的经历。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都是被禁止的,商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进行推销。”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保化处工作人员王莉莉提醒。记者发现在各大药店的保健食品展示柜上,也会醒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字样。

  王莉莉介绍,在相关管理部门严格管理的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科学消费意识,掌握更多的甄别技巧。一方面,如有疾病还是要及时就医,按照医嘱对症下药,盲目轻信商家对于产品的夸大宣传只会让自己吃亏。另一方面,消费者要了解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保健食品,这些保健品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大家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也就是‘小蓝帽’标志,以及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依据它的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新规让功效更贴实际让更多人科学看待保健品

  记者注意到,保健食品功能中极具针对性的功效宣传标识,总是最能吸引消费者。新版《目录》中,部分这样的引导效果,被削弱了。

  据了解,新版《目录》中将保健功能从原来的27种调整为24种,删除了“改善生长发育”“促进泌乳”“改善皮肤油分”等三种共识程度不高、健康需求不明晰的保健功能,进一步规范保健功能声称管理。其中明确保健功能声称,应当避免与药品疾病治疗作用混淆,堵塞虚假宣传漏洞;保健功能声称表述应当更加科学严谨,通俗易懂,能被消费者科学认知,避免容易被误导和误解的绝对化表述。比如:将原有“辅助降血压”调整为“有助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将原有“增加骨密度”调整为“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将“减肥”调整为“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等。

  自《目录》及配套文件发布之日起5年内,已注册备案的非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需按照《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和《目录》的规定予以规范。

  据了解,近期,全市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组织开展部分功能保健食品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范围涉及商场、超市、药店、连锁企业等保健食品经营场所。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结合“放心消费创建”“药事服务进社区”等活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社区、校园、商超以及楼宇进行宣传讲解,使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及时了解法律法规的新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增强广大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人人都能关心、关注、用好保健食品。

  此外,还有心理层面的问题不可忽视。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心理辅导员、苏州市心理协会理事丰榆雅表示,老年人在步入晚年生活后往往无法与社会建立有效连接,部分空巢老人与儿女的互动减少,导致其被需要、被关心的感受无法得到满足,自我价值感降低。身体机能的衰退,使得健康焦虑逐步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因此,保健品成了一种心理替代品,不仅用于缓解健康焦虑,还满足了希望被关心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爱好,增加户外活动,参与到多样的社会活动中,丰富多样的老年生活可以转移其对健康的过度关注,降低其通过保健品消费所得到的内在心理需求。

焦点图片

最新娱乐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