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展望】
本报讯(记者李渊)早上送完小孙子,孙建国走进家门口的仲田生鲜超市,买两条丝瓜,称半斤鲜虾,添一块五花肉,乐乐呵呵地与邻居打着招呼,“‘尊老金’又发了,你来签字,我带着身上呢。”孙建国是姑苏区苏锦街道幸福村股份合作社的股民,担任合作社的小组长,要给“同村”的老人们发放重阳节的“尊老金”。“从农民到股民,从农村到城市,伲生活越来越幸福。”孙建国感慨道。
孙建国今年62岁,是原本苏锦街道幸福村的农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幸福村撤村建居。2009年,孙建国全家从幸福村搬进了仲雅苑小区,“老娘今年87岁,我们和她住一起。大孙子一年级,小的还是‘毛毛头’,儿子儿媳四口再住一套。”说起四代同堂的生活,孙建国满脸幸福,“我们老夫妇都有退休金,平时‘买汰烧’,照顾老人、帮衬孩子,生活充实美满。”
孙建国当过农民,参过军,进过工厂,现在享受着退休生活。因为热衷公益,以幸福村集体经济为基底而成立的幸福村股份合作社,请孙建国当起了小组长,为村民发放“尊老金”,孙建国介绍:“逢年过节,我们合作社都会给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发放‘尊老金’,每人每次600元。”此外,按照每户股份数量,原来的老村民每年都会领到分红。在他们家,光他和爱人两人,就能够享受每年7000元的分红。
“我们之前是虎丘乡的农民,那时候农业科技还不发达,可谓‘看天吃饭’,收成并不稳定。”说到这些,孙建国感慨万千,“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一开始务农,后来改革开放,我又到村办厂,再到现在合作社,钞票一年赚得比一年多。”每年都参与股东大会的孙建国告诉记者,合作社现在有万达广场商铺、春申湖路厂房、华豪国际写字楼等多处资产,“去年合作社收入1695万元,可谓‘年年丰’!”
钱袋子鼓起来了,孙建国的全家也正在追求更为饱满的生活,展望更为美好的未来。“因为我平时比较热心,大家推选我当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帮助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一起,服务好小区。”这个“一官半职”让孙建国深感责任重大,“我要对整个小区1844户人家负责,让小区环境更靓丽,物业服务更贴心,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在闲暇之余,孙建国喜好去古城的园林转转,享受古典苏式生活的娴静;到了周末,他的儿子儿媳又会带着他们去往活力岛、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中心商场感受现代化的城市活力。“我儿子读的是高分子材料硕士,现在在吴江的一家外企工作,按照我之前的老想法,去趟吴江是远得不得了。但是他现在天天来回,不过‘一脚油门’的事情。”孙建国感受着这十年来的交通变化,感受着市域一体化的便捷,“苏城大道、北环高架、人民路北延、广济北路贯通,现在的生活真的便当——我今后上午老城区喝茶、下午第二图书馆看报、傍晚阳澄湖吃蟹、晚上夜游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