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梅蕾)昨天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的“何以梦红楼——江南运河上的影像·文学·丝绸”展览,可谓一次积极的且打破常规的尝试。展览通过南京文学之都、苏州丝绸之府、上海电影之城,串联江南运河,从电影、文学、丝绸的角度来展示江南运河文化,让观众多方位体验江南运河文化,感受红楼梦的多元文化魅力。
“何以梦红楼——江南运河上的影像·文学·丝绸”展览由苏州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主办。苏州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即将在苏州举办,为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创新方式解读运河历史、阐释江南文化,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合两家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此次展览,期待为社会公众提供新颖的公共文化体验。
南京、苏州、上海,自北向南,是江南运河沿线的3颗璀璨明珠。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是《红楼梦》的源头,是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出生地,也是江宁织造所在地。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今年也是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60周年。苏州是丝绸之府,苏州城的版图就是由河流与丝绸“织造”出来的。展览从电影化场景视角,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展示电影和文学中的江南文化和丝绸美学。通过南京文学之都、苏州丝绸之府、上海电影之城,串联江南运河,从电影、文学、丝绸的角度来展示江南运河文化,让观众多方位体验江南运河文化,感受红楼梦的多元文化魅力。而由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提供的苏州剧装戏具厂创作的87版《红楼梦》服饰设计手稿,也首次公开展出。